之前去了一趟北美館,在官網上有看到布列松展因為疫情所以延後,今天看到媒體報導之後就趕緊來看看在1948-1949年的中國。展間在三B進展區前可以看到碩大的一張黑白照片,搭配紅色白色的字。展期一直到11月初。
另外一個海報版凸顯這張照片的重要性。
有關展覽介紹的小摺頁,印刷精美,中英對照。紙質很棒。
整個展覽依照布列松在中國的時間區分不同的時間地點。可以看到她在1948年的12月來到北京,之後來到上海遇到金圓券風暴。
敘述將近一年(十個月)的時間中他在中國的哪些區域。
有關布列松先生的小傳。也可以自己看網路的資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i_Cartier-Bresson
展覽從頭開始看,我們先看看北京,這是布列松先生因為接受委託前往北京拍攝的一系列照片。每卷膠捲都有用打字機打字記錄然後跟底片都寄到紐約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
配合展出可以看到這一區的牆壁都刷成膚灰色。搭配黑白的相片框也是選用黑色線條。
當年布列松不不清楚哪些照片被採用。這是當年上LIFE雜誌的文章頁面。
不同雜誌用的照片。可以看到紫禁城,共軍跟國軍等。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在北京這個政權即將轉換的當下茶館裡的市井小民。
苦力忙碌完畢後在一旁就地用餐對比在房內的雇主。
上海時期的金圓券風暴就是這次主題裡面的封面照。
這是上封面的照片,可以看到當年為了不要讓其他人打亂排隊的隊伍都一個挨著一個。這是那卷膠捲的第37張照片。所以算是意外之喜。
當時布列松被困在銀行裡面看出去外面的模樣。
每個人拿著錢要到銀行擠兌。
因為沒法離開中國開始策劃其他行程,3月來到杭州。
週六晚上美術管理面的參觀狀況。
有關杭州的部分是參觀有關宗教的部分。
大家都喜歡把小朋友送到雕像旁邊合照。可以看到一旁竟然有梯子。
在雜誌上有關照片的呈現感受,標題下著China Prays For Peace
接下來來到南京一待兩個月。
有關市民的一些紀錄,可以看到後方的改革海報。
街頭的美術社有正在忙碌的工匠。可以看到年輕的清朝官人。
後來回到上海待了三個月。主題就更多元。
這時期已經到共黨的部分,所以遊行都是在大廣宣。
遊行時候可以看到紅色星字以及毛主席的畫像。
更多遊行的照片出現在雜誌上
更多上海的風光
可以看到車伕躲在樹下等候生意,後方的海報相對的衝突。
遊行時候都會出現的秧歌裝扮。
路邊看遊行的居民跟一旁的畫像有對比的意向。
國民政府撤離的狀況。可以看到帶很多東西離開。
有關攝影記者在中國的狀況有大概的介紹。
經過將近10個月的停留,終於申請到印度的簽證,準備由香港搭船離開。
搭美軍的船隻在登船以及船上都有不一樣的寫真紀錄。
後來這一系列在中國的照片讓布列松聲名大噪,更多雜誌引用轉發。
現場有許多年代久遠的雜誌。
這是布列松後期不再拍照後經常素描,這是第二任妻子拍的照片。
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id=667&ddlLang=en-us 北美館展覽介紹頁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i_Cartier-Bresson 有關布列松的一些資料,現場有一些專書可以翻閱或是購買。
現場展出的作品是策展人跟基金會選出的作品,也是這次大展的首站,希望在台灣有空的大家可以抽時間去看看。不單是看攝影也看當年更可以看出來一位藝術家對於政治險峻的情況下要如何去呈現他想要表達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