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台北文學季在上個月就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因為有時候沒法很早確定自己的行程,於是也沒有事先報名,下場就是電話詢問場地的主辦單位,答案是爆滿,就沒去。星期六這一場,打了三次電話這回有接通,回覆說可能需要站著,我說沒關係的情況下,就很高興的出席。當天早上我還先去探了一下路,想先確定一下下午要去的地點在哪裡。
可以看到這是台北市廈門街113巷33號1F的爾雅出版社。
爾雅書房就位在另外一棟(35號)的2樓。
下午來訪的時候,1樓邊上有貼上活動的海報,確定沒錯就是這裡。
信步走上2樓(有電梯喔),可以在門邊上看到「爾雅書房」的銅牌,進門後被招呼先簽到,然後找位置坐下來。發現2樓窗戶看出去的景色真好。
一會即將要舉辦的對談就在這兩張桌椅之間。
開始座談前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局委託印刻文化主辦的負責先生先開場之後請爾雅書房的主人-隱地先生講幾句話。提及文化局認為在獨立書局(房)辦活動不好,可以參與的人數太少,可是截至目前為止今天是第五場,場場爆滿,希望大家繼續參加讓閱讀可以繼續茁壯。隱地老師提到王鼎鈞老師這位大作家的新作竟然賣不出去,希望大家多多看書。
對談,雙方輪流發言引起話題互相衍生、討論。首先亮軒老師歡迎大家來參加座談會。
提及,年紀大了,又忘記今天要出門參加座談會,所以不久前剛從瑞安街騎著,150cc的摩托車過來,還被師母唸了一下怎又忘了。提及今天要講的主題,講到賣書,蘇雪林老師的書很久才賣一本,好在蘇老師有教職,不然靠賣書會餓死。提及許多年前在重慶南路遇到一位老先生對書局兜售自己編寫印製的書籍,有關漢朝賣鹽的主題,看著他身上背個2,30本好不吃力。以前老家-青田七六變成古蹟,每個星期四都會去導覽,賣賣書簽簽名等。說到最近家裡開了美學班,可以喝酒。講到人老需要具備的五個要件,第一:身體要好、第二:會享受、第三:第四:、第五:不計較。(我老了,沒抄筆記也忘記)
李長青老師首先提到,希望亮軒老師多講一些漢朝賣鹽的故事,結果沒有,他提到他自己喜歡一個人躲起來讀詩,自己今天來的時候還搭高鐵,捷運之後慢慢晃過來。想用心體會一下這一切。提及自己第一本詩集(票房毒藥)就是在隱地老師的幫忙下在爾雅出版的,之後的作品不好意思害隱地老師賠錢所以都沒有來拜託。提及自己天天讀詩、寫日記,可是沒有隱地老師這般厲害,可以出書。他就是簡單的天天記錄在報章雜誌或是其他地方看到作者寫的句子。
雙方繼續對拋一切心得,李老師提到他讀過一篇
會後總結還有現場Q&A,問及,之前評論作品很多怎斷了,要不要對於現在的教育說些亮話?讀者問李老師有關居住在台南、台中跟台北的況味有哪些差異?
然後大家起立排隊去,小型的讀者簽名會隨即展開。亮軒老師跟讀者互動。
李老師為一位小妹妹在書頁上簽名。
人潮漸漸散去,我在檢視著爾雅書房裡面的陳設跟感受他的氣氛。
入門處窗台上有許多重要的書籍像是台北人、亮軒老師的邊緣電影筆記,有李老師的第一本詩集;落葉集。
另外一邊的牆面上,可以看到楚戈老師提給隱地老師跟師母的字畫。
爾雅出版社自1975年創立以來,已經超過30個年頭,現在是小型的8人出版社,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