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Swatch的毛毛蟲館之後我們在主展館前面集合,因為從這裡開始要分群進行導覽,主要是分英文、德文、法文以及義大利文等不同群。從展館外面開始介紹,可以看到有霓虹燈Blues Blood bruise 還有懸掛在廊柱之間的皮革。
來一張特寫。
進到展館之中看到很漂亮的屋頂,全景各張圖片都不一樣。放置在一旁的這個古董消防車的梯子可以到屋頂。
這個用皮箱組成的牆有個廢物利用的概念?當然不止這個想法。也有隨著年度的變化行李箱的改革。而作者自己躲在其中一個角落。
來到戶外區,可以看到爬牆虎已經都變紅了,隨意懸掛在架上的不只是報紙而且是作品。
這個堆積的各式各樣的東西用油漆潑淋在上面之後還會在看到這位藝術家的作品。
應該是來自非洲的木雕作品,件數不少,如果單看局部會有驚嚇的感覺。
這不是工業廢棄物也不是在高速公路上,這也是這一次的展覽品局部。
很搶戲的大概就是這個設計,黑女孩的頭上那是飛揚的頭髮或是長角?放在面前的是地球嗎?腳的那頭又是怎樣的世界?
Everything Will be taken away。那個ok是有人改的。
距離出口處最近的作品應該就是這個點唱機,聽說已經壞了很多次,只能看是否可以修復。
在主展館出口處一旁是sustainable identities的展覽。門口的門面很漂亮。
不知道你是否會每兩年來一次威尼斯看看雙年展,可是這些各國的藝術家作品展覽會讓你有不一樣的體會。如果沒有機會前往也可以在官方網站上看看資料,或是查詢相關的消息。
http://www.labiennale.org/en/art/ (官方網站)
http://www.artnews.com/2015/05/06/the-2015-venice-biennale-fixated-on-strife-and-struggle-is-a-deeply-uneven-affair/ (簡短的介紹有關威尼斯雙年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