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打書是嗎?這個演講竟然出現在距離我很近的國小裡,週三的下午小朋友都已經下課回家,也是舉辦活動的好時間,演講前一天在焦元溥的臉書上提醒我才知道。應該是說好在現在有臉書可以宣傳嗎?XDD
下午一點多走進校園跟警衛室打過招呼拿了研習證之後上二樓來到大會議室,已經有聽眾來到現場,記得先在外面簽到。
這是一個結合文山區14家信義房屋跟很多人的幫忙才能辦理的活動。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博賞人文
一開題就說我沒講過這樣的主題,可是想跟大家分享古典音樂,那我們就來談談音樂家在旅行時候的作品。首先介紹的是"Rush Hour in Hong Kong"一位重要的美國音樂家abram chasins的作品,半世紀之前還是很紅的Encore曲。聆聽之際可以感受到彈丸之地忙碌的感覺。
隨後介紹Fritz K克萊斯勒到美國旅行的作品
繼續介紹Henry VieuxTemps 1820-1881來自比利時的音樂家,他的Souvenir d'Amerique美國紀念,這個協奏曲小提琴的技巧變化可以很多很多。
旅行本身是音樂的遊記
以「義大利」而言
柴可夫斯基:義大利奇想曲、佛羅倫斯的回憶
理查史特勞斯:來自義大利(feat金蘭醬油廣告)
艾爾加:在南方(南方=義大利)
可以從義大利奇想曲一開場體會到旅行對於柴可夫斯基樂風的影響。
在聽同樣是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的回憶就跟奇想曲差很多。
艾爾加的在南方指的也是義大利。
有關旅行影響了作曲風格與素材包含下面幾個可以看得出來有明顯的差異。
1.孟德爾頌的成年壯遊(Grand Tour)
2.阿爾卑斯山:布拉姆斯和馬勒
3.美國之於德沃札克(屠夫、鴿子)
義大利交響曲,朝聖者之歌描述拿坡里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Alps湖邊度假,用法國號帶出韻味(第2交響曲)
馬勒:Alps動物對我說的一些感受。
來自新世界,德沃札克當上美國音樂學院院長。
Camille Saint-Saeus-動物狂想曲,長壽,死于阿爾及利亞(非洲)
大家都愛異國風情
Spain-德布西(沒去過西班牙也可以寫出以此為主題的作品)
Hungry
拉威爾-Spain
李斯特,威瑪房間
孔雀變奏曲
致力於民俗調查,研究當地的最古老的歌曲,回去分析後再進行新的作曲。
Leo Delibes作品中著名的是歌劇Lakme
Lakme裡面有描述恆河的採蓮謠-->片段常常被汽車廣告採用。至於這齣歌劇為何很難普及因為需要花腔女高音超級厲害才能掌控。
比才Georges Bizet 1830-1875一位傑出的鋼琴家跟作曲家,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卡門Carmen,可是他的作品不只卡門,像是採珍珠者男高音跟男中音兩者搶一女,到後來演出都要求兩位男主角上健身房練出六塊肌,海報裡都是小鮮肉。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1914,其中第四樂章木星常用,需要超大編制的管弦樂團
12.31、1.1NSO的仲夏夜之夢還有倒數的安排是每年跨年的重要演出。
QA:
天鵝湖的結尾曲4:30內完整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