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到萬華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看看臺北文學季特展,可以看到簡單的海報掛在小廣場前面。因為配合街區的街屋所以一共規劃了A、B、C、D四個展間。
在靠近廣州路上可以看到大大的活動大看版,把整個活動所會體驗的元素跟街道上屋景都給描繪出來。
我還是從A開始,哈哈,可是遊客不見得從這一面走進來。一邊翻著手冊一邊看著展件,AB黏在一起主要事先介紹一些各界名人對於臺北這個城市的代表歌曲。在現場有配置兩台ipad將歌曲都放在播放器裡面,可以在此隨選隨放,畢竟有些歌曲可能年代的緣故也有些參觀的民眾沒有聽過。
我們看到以往可以看到的實體唱片的陳列。現場有一些往日出現的CD,看封面就知道是誰的專輯。還穿插一些西洋流行樂曲。
有關人士介紹自己印象中的三首描繪臺北的歌曲。你想知道他們想到哪些歌嗎?請來看展。
關於臺北這個城市藉由不同的地區讓我們可以有不一樣的地景聲音,藉由簡單的螢幕設計投影看看導演想讓我們看到怎樣的概念短片。
從1889-1945年有關臺北市的一些著作。
第二部分從1946-1987年,有空都可以在這裡看書。
比較後期的1988-2018的著作,可能大家看過朱天心的古都,還是駱以軍的溫州街夢見街等。
關於臺北市特別的地點大家印象裡的聲音有哪些,從文章裡面選出之後錄音播放。所以先看看北淡線這條鐵路可是我們正在忙碌考試的時候。
記憶中的中華路就是中華商場的代言者,雖然已經從記憶中
孩提時期的圓山動物園
現在還在的江山樓
年代久遠的江山樓菜單,厲害吧。
關於台北你有怎樣的聲音概念?
現場還有許多作家的小語可以拿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