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又忙碌去了,去了一趟北投地區,瞭解當地的一些故事跟現在迫切需要協助的事項。 先謝謝友人的邀約,當然也是要我有興趣又願意在假日跑來跑去。
「你有幾分熟?」這個問題不是牛排店裡在詢問你要牛排幾分熟的意思。他是在日據時代人口普查的時候當時的調查人員對於這位被訪問的住民是否有繳稅給政府來劃分,有繳稅給清朝者稱之為熟番,沒有的稱之為生番,當然也有半生不熟的阿,所以才會有這句「你有幾分熟?」的問句跟這次特展的主題。
北投,印象中裡大家熟知的都是溫泉或是去煮蛋等活動,近年來或許有人會來泡溫泉游泳池或是逛逛溫泉博物館。你的印象中有凱達格蘭歷史文物館嗎?我比較有印象的甚至是溫泉博物館對面的遊樂園。
這天在凱達格蘭文化館集合之後首先依照林芬郁老師的規劃,我們來到捷運石牌站,矗立在出站口的廣場上有一座「漢番界碑」。根據一旁的告示知道這是在清朝就存在的一個石碑。也是石牌地名的由來。
石碑材質屬於觀音山的安山岩,上面正體書寫此石的東南是屬於漢番等敘述。
隨後我們上車來到位在東華里要參訪謝姓家族八代祖厝,瞭解當地唭哩岸石得開採以及當地居民使用石材的狀況。
當地住戶用石頭當建材,可以看到中華電信的電話分線盒掛在石頭上。石頭上的一些刻痕就是打石頭的印記。
在沿路上我們看到有一戶土角厝,就是很久以前把黏土混著蒸熟的糯米,整型之後,曬乾完成後搭配竹子堆疊起來,現場用手摸還可以感覺得泥沙的感覺。門邊可以看到北投唭里岸金龍團的紅色標示。
一旁的廟裡還有當時舞龍的龍以及獲得的牌匾等。
我們沿著山邊往後面走,這裡都還是台北市喔,走過很多小路,來到後面山坡上,這裡也是當時採石的地點之一,唭里岸石為砂岩的一種,耐火可以高達2000C在1882-1884年間,台北城建城也有用。現在已經制止採石。
可以看到不遠處的一個房子外面的圍牆通通都是唭里岸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