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阿,距離上回我去私塾聽課已經是一個多月前,今天要來聽最後一堂課。很夯喔,報名人數多到讓紀州庵寄email來跟我們確認當天會不會出席。我當然會出席阿,一開展就想要來的活動。
因為有預定所以很皮沒有早一點到,原因是,反正我想拍照站著就好,可是勒要站兩個多小時。
今天主講的是舒國治跟房慧真,講題:『城南時光 讀慢慢,慢慢讀』。
這是現場的局部,把整個紀州庵的二樓都給擠滿了。
每次總要讓INK開場說一下2012台北文學季的事情,還有今天是整個活動的最後一場。
接下來都是我當天亂寫的筆記,有錯或是有漏的請見諒,也可以跟我講一下,XDD。
舒國治(之後稱舒):對談只是引子,希望大家跟我們對談,先由房慧真開始。
房慧真(之後稱房):我在晉江街住了九年,有一些福建式的房屋,之前不知道舒哥住在同一條巷子裡,不認識之前很喜歡觀察他,認識之後就沒有這樣的好處。
舒:請不要拍片(錄影),現在大家都有臉書或是部落格,拍照、拍片一分鐘就好,記錄一下自己今天的行程,可是不要一直拍害我不敢罵人,我對台北市有很多不滿都不敢講。最近在文訊上面有一篇文章講述同安街,講到這裡雙拼的房子,提到看二輪電影,第一部情節都會記住,第二部就忘記一大半,第三部就忘光,一天看五部是在殺時間?都更若不容易會對台北市好一點,台北市現在還有20-30年好光陰。我常全島跑透透。認為台北市步調最好。提及「綠野香坡」位在深坑,被形容成小香港,建築物像是一根又一根的鐵釘釘在山坡上。一到上班時間就會塞車。若全部這裡的住戶都搬出去,那就會變成鬼城(ghost town),跟美國當時的金礦一樣,空屋率攀高。提及假日的香港人不想跟其他的遊客(陸客、生小孩福利等)共享時間跟空間,所以出門旅遊喜歡來台灣走一走覺得步調還比較舒適。都更之後會怎樣?10年前的紐約現在已經不呼吸了。
房:提及喜歡問大家怎樣來到會場,自己念河堤國小(位在汀州路上),自己是走過南昌街(南區的主街)來到此。換舒講為何南昌街是南區的主街。
舒:台北市城門出東門接永康街,出南門接南昌街,南海路,和平東路等。估嶺街是當時日本人返鄉之際把家裡的東西拿出來拍賣,就像美國的車庫跳蚤市場一樣。1965年汀州路上還有鐵道所以這條路上的房子都沒有騎樓。
房:提到在南昌街上有個國都戲院(位在泰一電器,現在best旁邊的飯店處),南昌街上都是皮鞋店或是西服店,自己小學同學的父親是台大畢業,有一份穩定的公職,辭去公職投身開皮鞋店,後來轉業開taxi,似乎每況愈下。走到晉江街有同時表現出月亮的亮面跟暗面,記得當年台北市動物園從圓山搬到木柵的時候大家都在羅斯福路上等著隊伍經過。看到長脖子的長頸鹿就很高興,相對於青田街的公家房子,南昌街似乎就是本地人的屋子,比較低矮。同學家跟同學一樣都有下盤穩的特徵。在附近的商店像是湖南臘肉還是客家粽子都沒有招牌,還是固定有人會去買。十普寺裡面有顆大榕樹經過長時間都還在那裡,附近有教堂跟長慶廟,附近的強恕中學後面有大水溝,巷弄沒有規劃過,一路走過來,過了汀州路以後都沒有啥太大的變化。沿著汀州路走,可以在靠近萬華那附近看到嶄新的大樓旁邊有一戶違章建築的景象。門口還放著請勿送食物。今天他是從師大路沿著水源路走,心得就是不好走,因為我不會開車也不會騎車所以都搭公車或是走路。水源路上窒礙難行,走著走著就要上上下下,還會被路過得自行車按鈴警告,台北市真的太不體貼行人 。
舒:以前有一篇文章「發現了川端橋」,講的是在1950年代的中正橋,那時候站在紀州庵看是最好的位置。一樣的在新店溪上也有一個看橋最好的位置,相對於紀州庵在永和就是在現在永和博愛路7號的位置。畫家楊三郎的父親是當時的永和市長,把永和建設得很好。以前的公車只有5、45路有路過紀州庵到永和,他去永和找同學都會搭車路過這裡。我的房東是雲林人,苦讀,考上好工作,有提供宿舍所以才把房子出租。提到以前很有名的李師科搶案(晉江街17號附近)為這裡的西北向,往和平西路的地方,他就住在這裡。提到神鬼認證電影,為何將場景設定在巴黎,為何要飛車?代表著前途茫茫的感覺,跟患難的女友搬到海邊場景明亮,台北市可以當作雨衣大盜的場景嗎?
房:提到李師科->土地銀行(浦城街口)搶案,這裡離我住的地方很近,因為不會騎車,所以看到的地景跟一般的不一樣,一般來講如果去的地方可以搭捷運跟公車,我會選擇搭公車因為公車的速度以及可以看到人還有一些店面,可以說我是用步行來丈量城市。智慧型手機像是個「無形的簾幕」,搭捷運的時候我都不看書,選擇看人,一上車就挑一個人觀察他。冬天時候你會看到有人毛衣、外套圍巾手套等,可是腳上穿著夾腳拖鞋,夏天時候短褲搭靴子,還真的同一個人的四季分明。我認為舒哥的看法都是空前而且絕後的。提到王穎有一部片子「煙」,可以20-30年同一場景拍攝。
舒:剛剛看了一下一旁的城南文學展,一般來講植物園通常都位在地處偏僻的地方(可以參照世界各國),在這裡有長慶廟,古亭就是以前這裡是鼓響庄,會打鼓警戒,後來地名的來源。公賣局放在城外就是因為他有一些危害。現在植物園裡的水潭都是當時的低窪沼澤地,提到三元街。還有從萬華走古道到古亭的路徑,經過康定路以及龍山國中旁邊來到重慶南路三段在一路經過現在的228紀念館(文見住在臺北最讓人滿意之事,我一共寫了兩篇這是萬華古道的部分),我跟著這篇文章走過耶。提到國語日報宿舍裡面有一家天一出版社,當時推出的河典一定要來這裡買才有。有關國語日報的部分可以請王正方來講,廈門街請余光中先生講,我之前住在晉江街1x年後來因為房東要賣房子才搬到溫州街,可以開窗不開冷氣。
Q1:讀者根據舒先生的文章來到附近還去了康樂意包子店沒買到包子,謝謝舒先生分享的文章。
A1:舒:我有去交代鹹的包子做少一點。XDD
Q2:我住在附近,康樂意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包子,以前都認為紀州庵是鬼屋,跟房小姐一樣念河堤國小,以前過河堤要收費(收過路費)聽家人說以前中正橋是吊橋。
A2:舒:那你還來聽?因為不熟悉,現在才開始認識。
Q3:專欄內容的靈感?
A3:舒:這是我最偷懶的寫法都用最偷懶的方式參照,講課會有卻步不前的狀況,提到夫人北一女畢業,台大畢業,只能如此?提及65歲才中年尾聲,45歲在車上沒有人讓座就是壯年,想要寫小說。
Q4:談公路電影跟臺北的怪現象。
A4:美國的幅員廣闊,公路很長,通常你到另外一個地方當地人一看就知道是陌生臉孔,公路電影後來在歐洲被發揚光大,提到蔗田快車。
Q5:問房老師3C,電子簾幕。
A5:這個已經是個回不去的臉書現象,現在都問作家有沒有臉書,因為讀者不再是隱形的,太諷刺,可以看到1200讚跟頭像,現在都會有幻聽有聽到簡訊的感覺,朋友以及日常生活的反向,因為大家都害怕「無聊」這件事。
Q6:請舒老師用公共建設或文學的角度來看都更。
A6:用哪一個最本質的前提來看?都市保舊,都市更新?
Q7:在碧湖附近有很多外國人,請老師聯想臺北以外的一個城市來對照
A7:30年前的花園新城,很多老外,因為老外喜歡探險,台灣鄉鎮遷居比較難,有像日本的房子可是也沒有日本人生活的雅致跟環境。
下午4:30結束
真心謝謝臺北文化局以及INK文化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