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走春,今年的春節台北沒有陰雨綿綿,所以趁人潮不多的時候來到經常路過又很久沒有進來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印象中的圍牆已經拆掉很久,現在跟外面已經沒有界線,門前的兩隻銅牛都還安好。大門上有最近的展覽海報。

IMG_4113

進門之前的這兩盞古色古香的路燈一定還是要在記錄一下。

IMG_4118

現在的名稱為國立台灣博物館,我唸書的時代是省立台灣博物館,外面的公園也由新公園改成二二八公園。

IMG_4121

開放時間跟規定有些許變化,遙想以前星期一免費入館的時代。

IMG_4122 

門上有獅子的圖像。

IMG_6091

買的門票之後晃進來高興的是現在通通開放拍照,只要你不要閃光就可以盡情的拍,當然喜歡建築的拍建築,喜歡展覽的就拍展品,可是你一定要抬頭看一下天窗。

IMG_6029

這整個整修後的建物比台大醫院或是總統府更漂亮,你說是嗎?

IMG_6030

你喜歡這樣裝飾的廊柱?

IMG_6039

一樓的設計還可以放置花瓶或是其他裝飾品。

IMG_6067

我喜歡採光好又很寬敞的樓梯,在台北這樣要多少錢?

IMG_6053

木質的握手相當的有感覺,當然木地板走起來也有鬆緊的感受。

IMG_6052

在這裡還可以看到少見的圓窗,一旁裝飾得很華麗。

IMG_6054

在二樓的走廊上有個交通大學建築系的作品你覺得像哪一種東西?

IMG_6042

兩邊的展裡裡面有台灣原住民的介紹,這是哪一族的船?

  IMG_6058

有關台灣生物的介紹可以在影片區的牆面上看到用紫外光顯現的魚的姿態。

IMG_6051

三樓有文石特展,讓我了解怎樣形成還有三峽文石跟澎湖之間的差異等。

這是博物館前身的日本兩位重要的人物展示區的地板會讓你想到怎樣的事件?

IMG_6060  

來到對面的土地銀行展覽室進門之前一定要先看一下這個古蹟。

IMG_6095

不同於台灣博物館的廊柱跟挑高還有設計等。

IMG_6098

一樓的一側還留有銀行的保險箱當時的樣貌,裡面都是土地銀行歷史演進的過程。

IMG_6105

這樣的鐵架當時承載了多少的風光歲月。

IMG_6110

進館後有置物區的設計,門上都用台灣當地的植物壓製臘葉標本。有葉、花等。

IMG_6119

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恐龍展覽室。

IMG_6135

這是剝製標本跟參觀群眾的比例尺對照圖。

IMG_6120

這是就是恐龍演化的樹狀圖。

IMG_6132

更多照片請見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 Chang 的頭像
    Sophia Chang

    Sophia Chang的部落格

    Sophi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