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公館附近上班所以知道附近的自來水博物館,在不同時期來過幾次,都沒有機會看到需要預約的地下宮殿部分。今天趁著辦活動就是要來看看這一部份,下午1:20集合完畢後,兵分兩組,我們先上山看宮殿再回來博物館。一路往上GO

IMG_5716

走過木棧道來到紅色的建築物-觀音山蓄水池這裡,義工已經走在前面先來開門。

IMG_5717

原來建築物裡面就是一些大水管,還有為何有這個建築物代表的功能跟作用。

IMG_5718

不同的角度看

IMG_5719

繼續往前行,夏天的午後雷陣雨很恐怖,要小心滑倒。看到1910-1914年水量統計表。

IMG_5720

介紹台北水道淨水池

IMG_5722

很久以前就出現的清水模,其實是預算不夠,狹窄的走道是因為主要服務水,不是人,所以人可以過即可。

IMG_5723

另外一個角度,義工走在前面。

IMG_5721

淨水池有A、B池,大小一樣,預算限制下先修一個,請走在木棧道上,不要碰觸旁邊的古蹟。還有黃色的安全網。

IMG_5726

淨水池中間還有鋪木棧道,據說這裡有夏姿來借過場地當作服裝發表會場所。

IMG_5729

這是柱腳,好懷念的模樣。

IMG_5731

牆壁上這個溢流孔,怕水量太多造成壓力,所以過多的水會排出去。

IMG_5733

另外一區竟然有玄機,繼續看。地板上的投影設計很美。這裡要來看天花板上的刻字。

IMG_5734

當年的工匠用手指頭在天花板上留下來自哪裡、姓名、時間等資料。

IMG_5735

這樣一排20根柱子矗立在此。

IMG_5736

回到博物館先在簡報室聽講解,因為大家都被雨給追到。

IMG_5740

看一下鎮館之寶,連原廠都想要來買回去的馬達。

IMG_5743

特別的鉛管洗手台,唯一可見。

IMG_5744

博物館裡的走道,義工問我們這是啥?

IMG_5745

原來是排氣通道

IMG_5746

特別的我們要去環境教育中心,一路上要路過一些管制區。

IMG_5748

來到躲在園區裡面的教育中心

IMG_5749

有問卷要寫。還有線上測驗。

IMG_5751

這次拿到的紀念品有棉巾跟手帕。

IMG_5759

還有三個麵包,裸裝,要自己帶袋子裝。

IMG_5760

原來環境教育中心所在位置是淤泥處理廠。

IMG_5754

一旁的北水大樓還在興建中,以後應該會搬家。地下宮殿每週都有開放預約參觀,有興趣可以在網頁中查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 Chang 的頭像
    Sophia Chang

    Sophia Chang的部落格

    Sophi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